> 萬豐資訊 >
【彩虹人生】北京強鷹兩會沙龍:共敘師生情,同圓中國夢
發布時間:2016-03-14 點擊:278
3月12日下午,全國兩會之際,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董事局主席、強鷹導師陳愛蓮,邀請北京強鷹部分成員及北京大學師生代表于北京恒基中心共同舉行了“共敘師生情,同圓中國夢”強鷹兩會沙龍。這也是陳愛蓮導師代表求是強鷹俱樂部連續三年第三次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之際組織北京強鷹交流活動。
會上,與會成員就產業發展、創新創業、高端制造、資本運營等話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氣氛熱烈。

強鷹三期名譽學員、清華大學原學生會主席、清華大學汽車系博士生忻隆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汽車智能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汽車行業已經進入了綠色、科技的快速發展通道,正應和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中國汽車行業升級轉型大有可為,作為投身汽車行業的莘莘學子,我們應該努力提升自身水平,學以致用,為推動汽車行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強鷹二期名譽學員、北京大學產業經濟學博士后李寒湜立足于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方針,從產業升級、過剩產能消化、中國制造2025等方面提出了看法。他認為,民營經濟,特別是浙江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綠色、創新、去產能更是供給側改革必不可少的主題。而萬豐奧特不斷向高端制造進軍,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由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創造提供了重要力量,是中國民營企業的楷模。此外,李寒湜也指出,發展通航產業,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帶動去產能化是帶動地區經濟結構升級的重要手段。
強鷹二期名譽學員、原中科大研究生會主席、中科院軟件所師李韋亨從創新創業層面提出了建議。他認為,創新創業要把握時代方向,提高中國創業技術水平,打造中國高科。并以中科院院屬企業為例,介紹了企業發展中的資本運作、資源整合等方法,強調學習型社會和創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合作共贏的理念。
強鷹七期學員,畢馬威華振會計事務所湯亞萍從自身經歷出發,對強鷹和陳愛蓮導師表示感謝,感謝強鷹創造了一個供青年人交流溝通的好平臺。她認為,當今社會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社會,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群體的力量是無限的。在強鷹這個平臺上大家能夠充分交流溝通,進行思想上的碰撞,資源上的互通,使得自己能夠更好的發展。對于平臺的重要性,湯亞萍還以自身為例進行了說明,在去年陳愛蓮老師的分享會上,她認識了正在創業的斯坦福博士王孟秋,經過私下交流,她獲得了去他們公司實習的機會,而在實習過程中,她得到了快速的成長。
強鷹八期學員、人人催聯合創始人杜佩帆發表了創業的感觸。他目前主要從事貸款業務前期的風險控制以及后期的貸款回收問題,期望能夠利用大數據使整個民間借貸市場更有秩序。他提到,很多人關注的是創業者獲得的成就,但其實每個創業項目背后更多的是汗水和淚水,從起步到成長,他已經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憑借著堅韌不拔的毅力,他一一克服了。直到今日,他今天依然在努力與堅持。他特別佩服陳老師在整個創業過程中的戰略意識和管理能力,也對強鷹能夠提供這樣一個和優秀的創業者進行交流的機會表示感謝。
全國學聯副主席、北京大學研究生會主席朱貴之也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和北大研會的品牌活動,從先進材料和高校學生創業實踐兩個方面進行了發言。他認為,中國制造2025離不開先進制造業,而先進制造業離不開先進材料的研發,萬豐集團的新能源汽車正適應了綠色發展的潮流。他結合北京大學杭州創業行活動,指出大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實踐,應當走出高校,走向企業,在實踐中踐行理論,學而致用。他希望北大學子可以繼續走向浙江,走到中國民營經濟的一線去真正體會中國經濟發展的脈搏。

在分享過程中,陳愛蓮老師不時與大家交流,并對各個話題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最后,陳老師進行了總結。她認為,中國正處在深度轉型和發展的時代,中國青年大有可為。在創業熱潮中,青年應當選好目標,制定好戰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為中國經濟騰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成績、貢獻力量。
本次會議不但加強了強鷹學員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理解,更提供了青年參政議政的平臺和空間,參會人員一致感覺受益匪淺。

(強鷹俱樂部秘書處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