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豐資訊 >
浙江在線:浙江代表聚焦養老,以社區為核心嘗試“以老養老”
浙江在線03月15日訊 浙江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浙江60歲及以上人口756萬人,占常住人口總數的13.9%,老齡化程度僅次于上海。
據權威預測,到2040年,浙江60歲及以上人口將占全省總人口的32%,這意味著,30年后,浙江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
緊迫的現狀、嚴峻的形勢,讓養老問題成為今年兩會浙江代表們關注的焦點。
模式:發展“社區養老”
全國人大代表、奉化市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
在參加兩會之前,傅企平代表曾花很長時間對養老問題進行調研。
他建議,依托社會資源,創辦適合老人特點的日托所、居家養老中心等小型分散、就近方便、服務多樣的服務場所,使老人不出家門和社區,就能享受各種養老服務,形成“社區養老”模式。
傅企平說,社區養老通常規模不大、開發周期不長,容易形成連鎖經營的格局,實現規模效應。
另外,還有一種社區養老服務方法也是值得提倡,“由社區為在家中生活的老人提供直接的照料服務,主要服務范圍包括衛生、日常生活、康復、精神心理健康和人際交往等領域。”
資本:扶持民資參與公益養老
全國人大代表、萬豐奧特控股集團董事長陳愛蓮
近年來,民營企業已成為慈善事業的生力軍,陳愛蓮代表認為,降低民間公益慈善組織注冊登記的門檻,可以鼓勵更多企業家投身養老公益事業。
“從目前來看,民企參與慈善事業還有諸多門檻。同時,財稅部門應完善和落實公益慈善組織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把民辦非企業單位列為政策受益對象。”
讓陳愛蓮感到高興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都提到要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制,重點培育、優先發展公益慈善類等社會組織。
“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陳愛蓮說。
人才:高等教育開設養老專業
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學院院長瞿佳
在瞿佳代表看來,當前,政府和社會已充分認識到老齡問題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然而,我國目前在老年服務專業人才的教育和培養方面,尚處于基本空白狀態。
“我建議設立社會服務相關專業、福祉專業,以加強養老服務專業化人才建設。”瞿佳說,福祉專業包括社會福祉、福祉經營、健康福祉等,老年護理與管理只是其中一部分。
他建議,教育部設立高等教育福祉專業,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此外,還可以建立相關福祉服務機構設置標準及福祉專業人員認證考核制度,政府加大對福祉產業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
延伸閱讀
“以老養老”
浙江走在全國前列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腦康復醫院院長郭新志提出了“以老養老”的概念,簡單地說,就是讓身體健康的老人,照顧生活不太方便的老人。
事實上,“以老養老”已在浙江試行。
北侖新碶街道紫荊社區是北侖最“老”的社區。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1000余人,占總居住人數的20%。許多老街坊有著“老窩難離”的故土情結,不愿離開居住多年的老房子跟隨子女生活。
從2003年起,紫荊社區成立“鄰里互助社”,鼓勵低齡老人與高齡老人結對,為獨居或空巢高齡老人提供接力式的親情服務,逐漸培養出一批助老志愿者。這些志愿者每天會到結對高齡老人家中,為其提供生活幫助、排遣寂寞。
經10年培育,該社區現已有113對結對老人。
新聞鏈接: 浙江在線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3/03/15/0192110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