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豐資訊 >
新華社:陳愛蓮代表暢談制造業發展經
媒體聚焦
“立國之本”、“強國之基”的制造業,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產業領域。一位位親歷著、推動著“中國制造”、“浙江制造”進步的人大代表,總結出“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招。
新華每日電訊兩會特刊發表了“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創造廣闊空間”、“輕裝上陣 化危為機”主題文章,全國人大代表、萬豐集團董事局陳愛蓮主席與各代表委員們一道暢談制造業發展經。


觀點摘錄
把握時與勢 認清新機遇
盡管汽車市場相對低迷,萬豐集團所有汽車部件業務卻都逆勢上揚,鎂鋁合金業務在北美的市場占有率保持在60%以上。
從汽車零部件生產到機器人高端制造、通用航空,這家企業突破傳統制造的天花板,通過智慧工廠實現生產全流程信息化。
“提前布局,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練好‘內功’,才能化危為機。”全國人大代表、萬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揭開發展“秘籍”。
輕裝上陣 化危為機
“沒有想到國家對制造業等行業有3%這么大的減稅幅度。”全國人大代表、萬豐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愛蓮說,“減下來的稅費,馬上就能投入科技創新,加快新產品開發、技術力量提升。”
浙江代表團中有不少民營企業家代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引發了企業家代表的熱議。許多民營企業家代表表示,隨著一項項減稅降費舉措落實到位,更多企業有望輕裝上陣,進一步練好“內功”,在市場競爭中化危為機。
萬豐集團是一家涉足汽車配件、通用航空等領域的制造業企業。陳愛蓮代表介紹,2018年,企業發展面臨不小的挑戰,最終實現穩中有進,全年銷售收入增長超過10%。“目前企業的基本面良好,全球化布局已完成,在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減稅降費的紅利進一步釋放的情況下,我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新華每日電訊